编者按:2004年,时值母校百年校庆。北京校友会应校友总会的要求,征集了不少校友的文章。十八年过去了,如今读起这些文章,隔着屏幕依然能感受到浓浓深情,拳拳之心。愿你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今天将展示黄冈中学1997届校友东成(笔名)的《我们的生活》,应东成校友的要求,笔名做署名,不做校友介绍。东成校友文笔功底深厚,观察细致入微,视角独特犀利,文章生动有趣,值得我们阅读和玩味。
目录:
1.读报时的眼泪
2.教歌时的快意
3.竞选时的痛并快乐
4.我们的记者团
5.电视台的前身——周末影院
6.创刊《黄高青年》
7.跳蚤书市里的烛光
8.广播室里的声音
9.花絮类
(1).老 钟
(2).邮递员
(3).雨中的乒乓球
还在上小学的时候,班主任就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考上黄高,因为迈进了黄高的校门,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大学的门槛。说这话的班主任是名女老师,姓汪,慈祥又严厉,丈夫就是黄高的一名高级教师,儿子后来成了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我们很尊重这位老师,认为她讲课好人又好,觉得黄高老师的家属教课尚且如此,那么,黄高里的老师一定更加了不得。因为这个缘故,我对黄高的向往又多了一份特别的情感,当时第一个念头就是,考上黄高。
那时,小学升初中是需要考试的。我们的考场借用的就是黄高的教室。在考试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这辈子都不能忘记。答卷时,我闻到一种特别的怪味,找寻半天才发现怪味从桌子里传来。等交完试卷,我终于忍不住打开桌子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发出怪味时,却被桌子里的东西惊呆了。桌子里有一个透明的罐头瓶,里面装着已经发霉却将要吃完的咸腌菜!
虽然之前听说过很多黄高里有贫困学生靠吃腌菜度日、每日艰苦学习的故事,但都不比这一个腌菜瓶给我的震撼来得真切。这是黄高给我第一个最真实的印象:艰苦。
但当时的我不知道,“艰苦”,还有着另外一种含义。
在很多攻击黄高教育的言论中,很多人都说学生太艰苦了,像在地狱一样。说句老实话,的确很艰苦。在我上高三时,早晨,不到六点就得出发赶六点一刻左右的早自习(此为冬天时间,夏天通常要略早),晚上九点半左右下晚自习(年级越高,晚自习越长),十点左右到家,十点半到十一点才能睡觉,总的算来,一天睡觉时间满打满算只有七个小时,而处于我们当时年龄的人,一天最少要睡九个小时。虽然有午睡的规定,但更多的同学选择的是课间上小睡一会。周一到周六全天上课,周日只休息半天,晚上还要照例考一份数学试卷。
这样的时间安排,看起来没给学生一点空闲时间,但是,我却并不觉得像地狱。所谓的“地狱”,是某些人在自己给自己压力之后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但是你说她一点问题都没有,那也不是,是所学校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人无完人,校无完校。但是当我想出一个理由恨她时,又同时会想出很多理由去爱她。因为毕竟,我能考上大学,能顺利地工作,跟这座“地狱”是无法分开的。
01读报时的眼泪
我上高中时,很多班主任都主张用班费订阅一些报纸杂志,供同学们在空闲时间阅读,那时,最流行的就是《中学生阅读》、《杂文报》、《青年文摘》、《读者》这几份报刊杂志。好的文章,将在每周三次的读报时间里,选一名同学站在讲台上念给大家听。关于选同学的方式,花样很多,有毛遂自荐的,也有小组轮班值日的,总之,很多同学都会情愿或不情愿地走上讲台读报,锻炼胆量和朗读能力。在这里,我们会第一时间接触最新发生的国家大事和身边小事,感悟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次克拉玛依大火的读报时间。在新闻还是报喜不报忧的时代,这篇报道无疑是我们以前所从未接触过的。那次正好是我读报,因为我看了之后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冲动,所以我选择读这篇。我很清楚地记得,那篇报道讲述的是大火那天,丧生的人们如何与亲人做最后一次挥别:妹妹的红围巾在姐姐的视线里永远鲜红,却在大火里烧成了灰烬;愧疚的父亲没能赶上女儿的演出,虽躲过一劫却后悔终生;英勇的父亲冲入火场救人,每次救出的都是陌生的孩子,最后却消失在火海里……
通常读报时间,总会有少数人在那里做自己的事,看书、聊天,甚至是偷着听音乐,但是那天,我感觉得到,很多人都随着报道一起经历那场大火。那时的我很紧张,每次读到该要煽情的时候却总是读错,一篇文章下来没有几段读得通畅的。文章该有的冲击力都被我读没了,照我的感觉是糟透了。但当我走下讲台时,我居然看见很多同学眼里竟然流下了眼泪。在那一刹那,我突然意识到,没有人在乎我读出多少错别字,没人看见我在上面因为错读而尴尬,他们看见的,是远隔千里之外的那场大火里,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情感。那时,我终于明白,文字可以跨越任何障碍在人们的脑子里恣意生发想象,触动每一个人心中最深处的情感。
那篇报道,后来又被很多同学借去传阅,他们看了一遍又一遍,似乎每一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虽然书在传阅过程中不知影踪(不知是不是传到隔壁班去了),但我知道,那个故事,将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里打下烙印。
记载那篇报道的杂志叫《深圳青年》,这也是当时在我们班传阅比较广泛的杂志。后来毕业上了大学以至于工作期间,我都对这份杂志抱有一种特别的情感。
到了大学后,我对同学说我们中学有读报时间,他们立即很惊讶。第一,他们不曾有过这样的活动;第二,在他们看来,报纸看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读呢?我觉得,读报,不仅是锻炼读报者的能力,更重要,是在进行一种信息乃至情感上的交流。
——我突然想到“分享”这个词。读报,看似一个简单的举动,实际上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那就是分享的窗,分享你所了解的,分享你所感受的,分享你所感悟的。
02教歌时的快意
另一个别的学校所没有的课外活动,就是每周一次的教歌时间。关键就在于这个时间里不光是学习该学的主旋律歌曲,更多的时间,它成了我们跟流行歌曲进行亲密接触的平台。也许别的学校的人根本想象不到,传说中的“地狱”里,竟然可以学到《忘情水》、《宽容》这样的流行歌,要知道,在当时的大氛围里,这些歌在学校里还是禁歌!当外面的世界整天唱着《中华民谣》时,我们却已学会了《左右为难》。更有趣的是,有一个同学还和我说,隔壁班已经教了《宽容》,我们已经慢了一步;现在我们要准备教《宽容》专辑里的其他歌,赶超他们。在这里忘了说一句,在我们班主任的建议下,班里用班费装了两个音响。班主任说,空闲时间大家只要接上随声听就可以听自己想听的歌。我们这位要赶超隔壁班的同学就利用这两个音响,天天一有空就放《宽容》。结果,在这位同学的带领下,我们班几乎把《宽容》里能学会的歌全学了一遍,后来,我向别人开玩笑时说,《宽容》是我们班的班辑,随便哪一首我都可以唱给你听。
我记得,那时的教歌时间,到了高三时,因为时间紧,时任文娱委员的我就决定不再教歌,而是改为十五到二十分钟的听歌时间,放一些大家喜欢的歌,或是轻音乐,好在上自习前轻松一下。这个规矩一直沿用到高考前夕。老师也没有反对,相反的,他也一直在维护听歌时间的存在,甚至有时默许我延长时间。
后来上了大学,我渐渐地发现,高中时那些一心扑在学习上,成绩极好的同学,竟然在聚会时也能唱出很好听的歌。我这才明白,中学时的教歌时间实际上培养了我们的乐感,缓解了我们当时学习的压力,甚至为我们毕业后的业余生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放松方式。
——有没有一首歌让你想起我?在午夜的收音机里,我总会听到当年同学教过的歌,也许当年的旋律教得不是那么准,也许“出格”的歌词还被修改过,但那被铭刻了的青春却永远鲜活。我会记得,这首歌,是你教的,那首歌是他教的……这些歌都是全班一起唱过的,所以我不单单只记得你和他,更加记得那些各不相同,也许五音不全,也许悲喜不同的面容。不知道是你们被记在了音乐里,还是这些音乐因为你们而更有意义。
03竞选时的痛并快乐
黄高每年都会竞选产生学生会主席,这在其他高中里也是很少见的,至少我的大学同学里,他们学校的学生会主席都是老师委派的。当我刚上初一的时候,就作为选民参加了学生会主席竞选,那时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开放的竞选方式,也第一次感觉到自己手中的选票具有无上崇高的地位。那年,正好中央电视台到黄冈进行专题采访,主持人敬一丹也来到了竞选现场。在竞选告一段落后,她上台发言,说以为重点中学的学生就是死读书,但是没想到竟然这样生龙活虎,更没想到的是,一所普通中学也有这样民主的学生会主席竞选。
那时,我就有个念头,将来也要参加一次学生会主席竞选。
学校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只有高一和高二学生才能参加学生会主席竞选,高一生不当选主席,主要是为了挑选培养目标。真正的较量全在高二学生中间举行。
转眼到了高二。那时,我刚分到文科班,所有的学习都是崭新的,也喜欢到处去出风头,于是报名参加了学生会主席竞选。不过,由于没有工作经验,再加上学习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所以在那次竞选里,我只得到了可怜的两票,没有进入复选。就这两票,其中一张还是同学投的友情票。另一张,我后来才打听到,是高年级的师兄见我可怜,投的同情票。
总之,那次竞选是惨败收场,但我已经满足了,因为在大家面前露了脸,锻炼了自己,也得到了一些经验教训。也正是因为这次失败的竞选,我后来机缘巧合成了学校记者团的团长。
那时,我的一个同班同学被任命为记者团团长,但是他却推辞了,估计是怕影响学习。他向学生会推荐了我。因为参加过竞选,学校领导也对我有点印象,再加上当时担任学生会主席的同学对我也比较了解,所以我就成了学生会宣传部下属的记者团团长,虽然连一个副部长不是,但我已经满足了,因为总算有了一个大展拳脚的地方。
——痛,是因为失败;快乐,是因为得到的不仅是失败。
04我们的记者团
当上了记者团团长,接下来的事更加不轻松。首先作为我个人来说,因为文理未分班时,由于理科成绩不好,班级排名还是很靠后的。我一直认为当时学校接受一个学习成绩排名在四十名之后的学生去当学生会干部,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我拼命努力,希望在学习和工作上得到他们的肯定。
接下来一件更不轻松的事情就是,如何组织自己的记者团。以前的学生会里,记者团也曾以各种形式出现过,但都没形成一定的规模,这届的学生会主席钟彦希望能把记者团作为一个集体组织起来,成为校园宣传的先锋力量,并作为一个机构在以后的学生会代代相传。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挑选记者人选就成了当务之急。
于是我们贴出了海报,在全校范围内招募记者团成员,并且一律不问学习成绩如何,统一参加学生会宣传部组织的考核,进行笔试和口试后择优录取。
而在这以前,学生记者团的人员挑选,从未进行过如此大规模的正规的、完全由学生会自己掌控的挑选。在大家的努力下,学生会终于成立了第一个真正属于学生的记者团,后来,这些记者团的成员们活跃在校园里的各个角落,在学习紧张的情况下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真正地成为了校园宣传的先锋力量。
而在挑选记者团成员的同时,学生会宣传部也通过面试招收了不少学校广播站的播音员,这也是学生会首次大规模地通过面试确定学生广播员。
这一切,学生会的功劳不可磨灭,更关键的是,学校领导在背后给学生会撑腰,使这届学生会得到了广泛的活动空间,开创了一个个第一。
——我很庆幸学习并不出色的我在工作上得到了认可。
05电视台的前身—周末影院
黄高现在有了电视台,那是在我上高三的时候开始开办的,但在这之前,学生会就已经对电视台做了一次试验,即在阶梯教室开办了周末影院。
周末影院的开办,主要是为了丰富大家尤其是住读生的业余生活。那时学生会的条件很艰苦,当时也没有VCD和DVD,放电影只能用录像机。为了解决播放的问题,学生会主席钟彦把自己家里的录像机都搬到了阶梯教室,但是电视机的问题无法解决。最后钟彦在班主任张凡的支持下,把张老师家里的电视机给搬到了阶梯教室。
我记得那时学生会每个周末都会播放一些名片大片,比如《狮子王》、《生死时速》等等。这在别的中学看来,几乎是完全不可能的事,但是在黄高就能发生。
后来黄高有了自己的电视台,电视台每个周末也会播一些积极健康的大片名片。也许不会再有人记得电视台开办之前,学生会的同学们为活跃大家的生活而做的种种努力,但那多年不变的阶梯教室依然会记得,在那一个个夜晚里,电视的荧光屏与眼镜片们互相辉映时的光芒。
——在这个活动里,不可忽视的是当时学校政教处主任徐主任的功劳,他对学生会这一举动非常支持,好几次都是他亲自拿着钥匙替学生会打开阶梯教室的大门。
06创刊《黄高青年》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黄高并没有学生自己的报刊杂志。在与别的中学进行交流时,他们的学生会首先赠送的就是他们自己办的校刊,但我们却只能提供我们的学习经验。当时学生会主席钟彦觉得黄高这么一所名校没有一份自己的杂志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因此,想办一份学生自己的校刊。
钟彦一直都有办杂志的想法,早在初中时,他就和同学一起创办了文学社,并定期出版社报《争春报》,当了学生会主席后,他的这一愿望变得更加强烈。
这个想法得到了政教处徐主任和时任学校团委书记的李红老师的赞成,在他们的帮助下,由学生会宣传部承办的第一期《黄高青年》在艰难中问世。那时不像现在,排版都用电脑,我们那时条件很艰苦,只能用手在油印纸上刻好字,再送到油印室里复制。当时我负责第一期杂志的总编辑,我的同学非常热情,字好的帮我刻字,能画画的帮我做插图,而我则在记者团的成员里挑选好的文章,新闻、评论、散文、诗歌、趣闻,无一不有,甚至还在封底印上了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的照片和生平,希望能把杂志做成一份同学们爱看的刊物。但是我知道,在校刊里发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文章是比较冒险的事情,所以第一次给李红老师交样本时,心里忐忑不安,但是这本创刊号不仅没做一点修改,还得到了当时的校长曹衍清老师的亲笔题字!
后来,由于学生会换届,我只做了两期《黄高青年》,我在第二期的杂志封底上用的是法国电影明星阿兰德龙的照片。交样本时同样担心这样会不会遭到反对,但是没想到,依然顺利地通过。
当我知道《黄高青年》至今仍活跃在校园里时,我就感到骄傲,也感谢当时的校领导给学生会工作的支持。诚然,没有我们这届学生会做的工作,《黄高青年》也迟早会诞生,但关键就在于,它是在那样宽容和理解的环境里以那样一种方式诞生,时间的早晚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
——每次拿到油印的校刊,闻到那类似于试卷的味道,我都会非常兴奋和安慰;感谢的是,热情的同学帮我一张张地装订,因为那被订起的绝不仅仅是那薄薄的纸张;感谢李红老师和徐主任在拿到校刊时不经意流露出的满意眼神,因为这些眼神,我有了继续的力量。
07跳蚤书市里的烛光
在每次提到我们那一届学生会时,不得不提的就是轰动一时的“跳蚤书市”,这个由学生会主席钟彦提出来的超前形式在讲述给团委书记李红老师和政教处徐主任听时,立即得到了强烈的反应——他们出人意料地支持学生会组织这次活动!
所谓的“跳蚤书市”就是让同学们拿出自己家中已经看过的旧书或是已经做完题目的课外参考书到阶梯教室里出卖,所有的书都有同学们自己定价,并且可根据行情上下浮动。在这次活动里,不仅可以让大家真切地了解到价值规律在实际交易中所体现的作用,还可以让那些家境并不是很宽裕的同学可以用较少的钱买到自己想买的书,达到资源的再利用。
在当时的环境,搞这样的活动是很冒险的,稍不注意,就会被说成在学校里搞交易,教坏学生,但是学校的领导以超前的眼光支持了学生会的这一活动,不能不说是值得尊敬的。更有趣的是,在跳蚤书市开市时,学校突然停电,刚才还灯火通明的阶梯教室里突然一片漆黑,眼看书市就要流产,学生会干部急中生智,立刻买来蜡烛,点亮了整个教室,一场没有事先策划的“烛光书市”在灯影流动中开始了。这次书市,市电视台还专门进行了采访,市报还刊登了难得的“烛光书市”的照片。
更有意思的是,在当年湖北省学联的会议上,钟彦关于跳蚤书市的报告引起了大会的关注。当时,参加会议的中学代表很少,大部分都是大学代表,但即使是这些来自大学里的学生代表听完报告后,也依然非常惊讶,一所中学里,居然如此超前地搞起了他们也未曾搞过的跳蚤书市。一所著名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听完报告后,在他们的学校里也办起了一个“跳蚤书市”,由此可见“跳蚤书市”的影响。
——有时,并不是老师的观念很死板,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的禁锢太多了。如果敢于往前走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对方也会以莫大的理解注视你,关注你。
08广播室里的声音
有一个声音黄高里的每一个学生都会听见。她每天总是会准时地出现在早操时、课间操时以及晚饭后。这就是华杨老师的广播。
你第一次听华杨老师的广播,就会惊讶她声音的穿透力,在校园里每一个角落都会听得很清晰。她的声音报道过好人好事,也报道批评处分,既有天下大事,也有校园琐碎。虽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广播,但你不会从声音中听出一丝疲倦和厌倦。如果你不亲眼见到她,你永远不会想象到她是一个没有右手的人。
也许很多学生都觉得华杨老师很严肃,不好接触,但是我感觉她是一个非常亲切的人,她对工作的挑剔的确有时让人很难接受,但她对事不对人。所有在广播室工作过的学生,都被她“教训”过,甚至还有的女同学面子薄,当场就哭了起来,但当他们不再在广播室工作后,都会忍不住回去看看。
原本是因为顶替一个同学去做广播员,没想到最后我竟然成了广播室的主力,这里面免不了要和华杨老师接触。这时,我注意到华杨老师的几个特点。每天只要铃声一响,她的广播必定准时开播。但是,不要以为她这时才到广播室,实际上她已经到广播室很久了,因为那时学校广播的机器已经很老化了,每次开机时都要进行一段时间的预热,所以在铃声敲响之前,她早就等在广播室了。她非常爱护广播器材,没有预热绝对不会开机。一次,一位同学因为广播前没有预热机器,就被华杨老师教训了一顿。
华杨老师有一副好嗓子,唱歌也不错,她说她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一名导演,但是因为自身的条件,她却不可能实现这个梦想。她经常参加歌手大赛,曾在市里拿过不少大奖。我们还和她对当时的四大天王进行过私下讨论,还说从先天条件来说,黎明的嗓音最好,刘德华的共振颤音不错。这在自我感觉和老师有代沟的岁月里,简直就是一次破天荒的对话。
因为华杨老师的支持,我在广播站的节目里加入了一个同学卡拉OK的单元,即让同学报名参加在广播室里现场演唱。这个节目一播出,立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好多人都好奇赶到广播室窗口看“现场演出”,确定是在放录音还是真的现场演唱……
在我升入高三时,由于学校的规定,我不得不辞掉学生会的所有工作,专心复习考试,但是华杨老师却提出让我再当半年播音员。我很感谢华杨老师的这个决定,因为它使我在接下来的半年里继续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为我最终考上艺术院校奠定了基础。而在我后来的工作中,当年在广播室里所积累的经验还一直发挥积极作用。
毕业后我回到学校,在华杨老师的提议下,我再次在广播室里播了一次音。那是一份放假通知。我念完了,华杨老师还像从前一样对我的播音提出这样那样的意见,并示范地将通知又播报了一遍……
广播室里学生广播员换了一拨又一拨,只有她一个人还在原来的位置上,装束打扮还和从前一样,但岁月却不经意地在窗外的花坛里换了一季又一季。对于我们来说,广播室的工作是新奇的,我们高兴做就做,不高兴可以不做;而对她来说,广播室的工作是再平常不过的一件事,但她从来没有想过离开这里。
——她穿的衣服,总是有一只袖子是空荡荡的,每逢这时,我便会很欣赏那袖子在空气中划出的漂亮弧线。
09花絮
9.1 老钟
学校里的老钟不知道是何时就开始服役,但它的声音极具杀伤力,可以让住在附近的同学无论家里隔音条件多么好,都可以在清晨从睡梦中立即惊醒。但有一天,那口钟破了一个大洞,于是换钟的事情自然而然地进行。
可是,换完钟后,每一个同学包括老师都感觉非常不适应,老钟的声音洪亮清晰,新钟却如同没吃饭的人在可怜的哼哼,基本可以不当作声音看待。不过,宿舍的同学可以推脱说因为听不见新钟的声音而晚起,上课的老师也会因为听不见新钟的声音而拖堂,一时间,所有人固有的感觉都被新钟破坏。这个钟虽然是完整的,但是生活却好象突然变残缺了一样。
当大家实在受不了的时候,那口老钟又回来了,虽依然破损却铿锵有力。听到这口钟响起的时候,连老师喊下课的声音也似乎精神了许多。
9.2 邮递员
她是没有表情的,至少大部分人这么想,就如同那些个没表情的小信箱一样。但每次她一出现,我们必定是最高兴的,因为她又来送信了。
我们从她那里拿到我们想看的报纸和期待已久的信,她从我们这里带走我们想要告诉亲朋好友的消息。因此,我们不仅记住了这张没有表情的面容,还记住了那段渴望沟通的年轻岁月。
每一次,负责收信的同学都会成为大家追逐的目标,我们因而让他享受了暂时的礼遇,也让他尝到礼遇之后的空寂。就是在这个时候,我们给自己喜欢的杂志写稿,给自己的好朋友写去祝福,有的人,则通过信笺上的字字真言开始一段美丽而青涩的感情……
因此在电子邮件的时代,我怀念那个整天忙碌的邮递员。
一次,问一个小学同学,我当初写给他的信收到没有,他说他们的老师把他们的信都收起来了,等毕业才给他们看。我庆幸,那时的我们,还享受着通信的自由;也替现在的孩子庆幸,在网络时代,他们不会因信件被拦阻而失去联系。
9.3 雨中的乒乓球
高一时,打乒乓球很盛行,很多人都热衷于练习技巧,于是你可以看到,很多根本没摸过球拍的人会在苦练之后眼睁睁变成一个乒乓高手,把你打得措手不及,满地找球。想一想,那时候,乒乓球台是一个认识朋友的很好的平台。大家或惺惺相惜,或彼此较劲,总之气氛融洽而又热烈。
但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任何一次比赛,而是那年三八妇女节的一场雨中乒乓球。
不知道是哪门子的规矩,三八妇女节时,女生居然可以休假半天,让男生非常气愤。女生们一面埋怨“妇女”这个词的老态龙钟,一面却对半天的假期很是受用。一群喜欢打乒乓的女生早就计划好,要利用这个半天时间,好好切磋一下球艺。
可是偏偏在这个半天,下起了大雨。男生看着女生,讥笑她们生不逢时,不仅打不了乒乓球,还得在教室里躲雨来度过这好不容易的休假。可是女生却丝毫不后悔的样子,居然一个个打着雨伞去了乒乓球台。
雨越下越大,可女生们打球的劲头却一点不减。从窗子往乒乓球台看去,几个女生在那里一手拿伞一手打球,左右开弓,俨然一副应付自如的样子,自此之后,几个女生练成了一个绝技:单手发球。
一场乒乓球比赛,会因为乒乓球被打到隔壁的院墙外而结束,却不会因为一场雨而放弃。那次,我真的认识到,娇弱的女生原来也是可以狂野的。 (完)
文章来源:公众号“1997届校友东成”
编辑:胡美佳
初审:汪秀兵
终审:陈忠新